<address id="znf9v"><nobr id="znf9v"><meter id="znf9v"></meter></nobr></address>
      
      <address id="znf9v"></address>

      <span id="znf9v"></span>

      <noframes id="znf9v">

      多一些對父母的寬容與理解,父母子女之間的理解是相互的。

      那些高考失利的孩子,人生軌跡就此改變了嗎?

      2022-08-12 21:43:32發布     來源:成長的可能    作者:張蔚斐  

        |張蔚斐

        《我的高考笑忘書》

        來源|成長的可能

        那些高考失利的孩子,后來都怎么樣了?

        8月9日,知乎首檔高考紀實人物訪談節目《我的高考笑忘書》上線。以高考失利群體為切口,由知乎12位高考過來人講述直面失利、逆光前行的“考后”人生故事。他們的故事,如何啟發著我們?

        在《我的高考笑忘書》第二集中,講述了兩個高考失利的女孩的故事,她們一個在媽媽的高壓控制和滿心期待下長大,一個在父母的自我犧牲和隱忍中獲得充分的自由,被放養著長大。她們的人生軌跡各不相同,或許唯一有所相似的就是那一次深刻的高考失敗經歷。高考考砸后,父母對你是什么態度?你的人生是否就此成了定局?

        #1

        難以接受女兒高考失利,母親提刀相向

        紀錄片中的第一組家庭是仙人球仙女和她的媽媽,仙人球仙女在2014年參加了高考。

        從小到大,她一直是“別人家的孩子”,小升初考了全市第十名,拿到了當地私立學校的最高獎學金,最好的成績是全省16名。

        在媽媽眼中,女兒一直很優秀,一路過關斬將。“她從三線城市株洲到省會城市,進了四大名校,承載了老師、家長、同學、朋友、親戚所有的希望。”媽媽說。

        生活卻并沒有一路順風順水,而是給予了她挫折打擊。在高考中,仙人球仙女發揮失利。“第一天考完,我就知道自己考得不太好。但我沒有估分,內心還是抱有期待:萬一呢。萬一真的有神跡呢?”

        520,這個讓仙人球仙女永生難忘的分數,那一年,湖南的理科一本分數線是522,就差了兩分。

        “只有我內心知道我有多難過,還要假裝什么事情都沒有,假裝自己很灑脫。”分數出來以后,她就想隨便報一個大學,不想再去操心。媽媽為她選擇了她們家河對面的大學。

        仙人球仙女的淡然,落在媽媽的眼中,又是另一種樣子。這個分數也徹底打破了母女間的平衡。

        “我想不通,我忍了兩天,發現孩子好像跟沒有事一樣,吃吃睡睡玩玩。我說,媽媽所有的付出,都是白付出了。”媽媽有很多情緒,失望到了極點,“我說認了吧,這個孩子就是這樣,不是讀書的料。”

        “她看我沒心沒肺的狀態,她就很氣不過,她做了一件非常極端的事,她罵著罵著之后,突然就拿起了菜刀要砍我。”仙人球仙女在鏡頭面前冷靜地敘述這件事。

        “那一刻我是瘋了,真的是爆發。你們可能都不能理解一個媽媽,這么多年,我本來是一個出門連方向都搞不清的女人,我為了她,我考駕照,我開個車子提著腦袋上路,風里來雨里去。我說,媽媽為你做了所有的事,只差沒有代替你去高考。”媽媽說。

        #2

        一次高考失敗并不能完全決定未來人生走向

        一開始,媽媽并沒有對女兒有那么高的期望,是孩子的優秀給她創造了期望。

        “她是一塊好玉,要好好雕琢。”媽媽抱著這樣的想法,一路都在付出。